SJ 20454-1994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方法指南
ID: |
36E2BCFC462C43B8A250E330FC21A58B |
文件大小(MB): |
22.35 |
页数: |
39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7-28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,FL 0111 SJ 20454-94,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方法指南,Design procedure guide of reliability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,1994-09-30 发布1994-12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,次,1范围,1.I主题内容,⑴,(1),1.2适用范围.. (1),2 引用文件 (1),2.1,2.2,2.3,国家军用标准,国家标准,引用文件,⑴,(1),⑵,3术语 ⑵,4可靠性的规定、分配和预计⑵,4.1 可靠性的规定*. (2),4.1.1 可靠性要求的规定方法 ..,),4.1.2 环境和使用条件的说明 .. (4),4.1.3 时间度量或任务剖面图 (5),4.1.4 故障的明确定义 (6),4.1.5 可靠性验证方法的说明..(7),4.1.6 几种可靠性规范中对可靠性设计要求定义的示例 (7),4.2 可靠性分配,4.2.1 等分配法,⑻,⑼,4.2.2 AGREE 分配法(9),4.2.3 按故障比例分配法(10),4.2.4 工程加权分配法. (11),4.2.5 最少工作量分配法. (13),4.2.6 动态规划分配法.. (15),4.3 可靠性预价 (22),4.3.1 可靠性预计的数学模型. (24),4.3.2 相似设备法. (27),4.3.3 相似复杂性法..(27),4.3.4 功能预计法.. (29),4.3.5 元器件计数预计法. (30),4.3.6 应カ分析预计法.. (30),4.3.7 非指数故障密度函数的修正. (33),4.3.8 含有非工作故障的修正. (34),4.4 进行可靠性预计法和分配的程序晻,5可靠性工程设计准则,(34),(41),1,5.1元器件选择和控制. (42),5.1.1选择和控制元器件的基本规则.. (43),5.2 降额. (43),5.2.1 机械和结构部件的降额,5.3 电路的可靠性设计,(43),(48),5.3.1 必须考虑的可靠性设计准则(48),5.3.2 设计简化…… (48),5.3.3 采用标准部件和电路. *.. (51),5.3.4 瞬态和过应カ保护 (51),5.3.5 参数降级和分析 (52),5.3.6 减少设计失误的方法 (57),5.3.7 主要设计限制……二 (59),5.4 冗余(62),5.4.1 设计技术的冗余.. (62),5.4.2 与时间有关的冗余. (63),5.4.3 冗余设计 (64),5.4.4 有关冗余的进一步说明. (77),5.5环境设计,5.5.1,5.5.2,5.5.3,5.5.4,5.5.5,5.5.6,5.5.7,5.5.8,环境设计,温度保护,冲击和振动保护,湿气保护,砂尘保护,防爆.,电磁辐射保护…,核辐射 二,(78),(78),(78),(80),(81),(81),(82),(83),(83),5.6人机工程设计(84),5.6.1,5.6.2,5.6.3,5.6.4,5.6.5,5.6.6,5.6.7,5.6.8,人为因素.,工程研制阶段,人类工程学..,人的动作可靠性.,人为因素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,人ー机分配及可靠性 ..,交互作用及权衡.,人为差错预测技术.,(85),(86),(87),(87),(88),(88),5.7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(FMEA),5.7.1,5.7.2,5.7.3,5.7.4,第一阶段…,第二阶段…,计算机分析,示例..,(90),(90),(91),(92),(98),(99),(100),2,5.8 故障树分析,5.8.1 故障树分析方法讨论,5.9 潜在通路分析(SCA) 晻,5.9 .!潜在逋路种类示例丒5.9.2,潜在通路分析方法,5.10 设计评审,5.10.1,5.10.2,非正式的可靠性设计验证,正式设计评审.,5.10.3设计评审检查单.,6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,可靠性验证和增长,6.1故障报告、分析和纠正系统,(100),(106),(106),(107),(109),(111),(112),(113),(117),(117),(118),6.2 可靠性数据分析丒,6.2.1 图估计法.,6.2.2 统计分析……,6.3 可靠性验证……,6.3.1,6.3.2,6.3.3,6.3.4,6.3.5,计数和计量,固定样本和序贯试验,样本容量的确定,根据样本容量进行试验设计,可靠性参数化,6.4可靠性增长,6.4.1,6.4.2,6.4.3,6.4.4,6.4.5,可靠性增长概念,可靠性增长模型,可靠性增长模型比较,可靠性增长试验……,可靠性增长管理,6.5可靠性增长试验可能性验证试验之间区别的总结,7系统可靠性工程..,7.1 系统效能.,7.1.1 系统效能的规定 .,7.1.2 系统效能计算模型示例,7.2系统可靠性及维修性参数,(118),(118),(127),(153),(157),(157),(157),157(),(158),(158),(158),(160),(165),(165),(167),(177),(178),(179),(179),(181),(182),7.3 系统可靠性及维修性模型的建立技术.. (183),7.3.1 可用性模型 . (185),7.4 权衡技术7.4.1可靠性一可用性一维修性权衡.. (208),7.5可用度、故障率及修理率的分配,7.5.1串联系统的可用度、故障率及修理率的分配,7.5.2关联冗余系统的故……
……